美國CDC一下要大家不要戴口罩,一下要大家戴自製口罩,如果莎世比亞在世,那他一定會問:口罩要戴,還是不戴?(To wear or not to wear)
美國醫學學會雜誌近日做的研究發現,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人會生產液滴(droplet),而這些液滴進入另外一個人的口、鼻,便是這類感染原的最主要傳染途徑。
液滴在呼氣時釋出,分成大液滴和小液滴。小液滴很快就蒸發了,蒸發後的殘留物稱做氣懸膠體(nucleior aerosols),就是它能夠懸空待在空氣中。而大液滴因為蒸發比較緩慢,因此它的影響範圍就比較小。而液滴蒸發的速度,則與氣溫與溼度有很大的關係。
研究發現,能在醫院裡的通風系統上找到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。這表示,已蒸發形成的氣懸膠體,能隨著空氣流動,而且能傳播得很遠。按這些發現,我們可以模擬一下,一個戴著口罩但是卻有感染病毒的人,他的液滴可能移動的方法。
這個感染了病毒的人,戴了口罩,所以液滴會掉到口罩上。當這些液滴蒸發後,形成氣懸膠體,如果這個人戴的是N95的口罩,那有20%的病毒能穿出口罩,如果這個人戴的是非N95口罩,那有40-90%的病毒能夠穿過口罩進入空氣的氣流。如果這時這個人呼氣,那氣流就能被推動,氣懸膠體就能因此而往遠處跑。
如果氣懸膠體跑到另外一個戴口罩的人口罩外,那個人剛好吸氣,這時如果這個人戴的是N95的口罩,那就有20%的病毒可能穿過口罩進入這個人的呼吸道。但是如果這個人戴的是非N95的口罩,那有40-90%的病毒便能夠穿過口罩進入這個人的呼吸道。
所以,如果我們誤以為戴口罩就能擋掉沒有蒸發的液滴外漏,所以能阻絕傳染,這樣反而危險。因為我們可以看到,當它蒸發成為氣懸膠體後,它的移動性就是非N95口罩很難阻擋的。因此,戴口罩不能代替社交距離,戴了口罩不表示兩個人就能站得很近講話。
所以,口罩可以戴,但是必須勤清洗,因為沒有清洗的口罩,等於是一個大型液滴傳播器。然後,即使你戴了口罩,也應該了解社交距離的重要。
我們可以由以上的模擬看得出來,要阻絕呼吸道病毒傳播有多麼的困難。所以大家不應只做預防感染的準備,我們也都應做好被感染後如何痊癒的準備。因此,飲食均衡,早睡多喝水,保持好心情,強建自身的免疫很重要。而常備呼吸道感染後所需的保健品,也很重要。(請參見「2019新型冠狀病毒」)
1) Wang, Jingyuan & Tang, Ke & Feng, Kai & Lv, Weifeng. (2020, Mar).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Humidity Reduce the Transmission of COVID-19. SSRN.
2) Bourouiba, L. (2020, Mar). Turbulent gas clouds and respiratory pathogen emissions: potential implications for reducing transmission of COVID-19. JAMA, 2020.4756.
3) Rengasamy, S., Eimer, B., Shaffer, RE. (2010, Oct). Simple respiratory protection-evaluation of the filtration performance of cloth mask and common fabric materials against 20-1000 nm size particles. Ann Occup Hyg, 54(7):789-98.
4) Dato, V. M., Hostler, D., & Hahn, M. E. (2006). Simple respiratory mask.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, 12(6), 1033–1034. https://doi.org/10.3201/eid1206.05146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