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慮症與恐慌症已逐漸成為現今的「文明病」,這兩種疾病會造成心理上的負面情緒,反應在生理表現的症狀可輕可重。但若這種生理反應遲遲未找到方法去處理,會嚴重影響到個人生活、工作與人際關係。
焦慮與恐慌雖說是心理層面問題,但心理其實就像其他器官一樣也會生病,找到對的方法支援生理,便可以同時改善心理狀態。
恐慌症的症狀 | 焦慮症的症狀 |
心悸、心跳很快 | 如坐針氈 (有點像喝過量咖啡那個全身通電、麻麻的感覺) |
流汗 | 易疲倦 |
發抖 | 無法專心 |
呼吸急促、覺得被悶到 | 腦空白 |
有被捏住脖子的感覺 | 躁動/暴躁 |
胸腔痛或不舒服 | 肌肉疼痛、酸痛 |
想吐或肚子不舒服 | 入睡困難、容易醒、睡不好 |
感到頭暈、站不穩 |
|
感到不真實 |
|
害怕失去控制或瘋掉 |
|
害怕死亡 |
|
頭昏眼花或昏倒 |
|
麻或刺痛的感覺 |
|
發冷或突然發熱 |
|
焦慮症和恐慌症主要成因,其實是同根同源的,這是為什麼恐慌症在《精神疾病診断與統計手册》第5版中,是被編列在焦慮症下。它們主要的成因有:
- 情緒壓力
- 生理壓力(如血糖震盪、睡不好/睡不夠、長期發炎)
這些壓力,都能讓腎上腺分泌壓力荷爾蒙。壓力荷爾蒙當初是為了讓我們能跟野獸「搏鬥或逃跑」,當它於血流中泛濫,全身感官會全面進入警戒狀態。你的心跳會加速,因為它要把更多血液打進你的肌肉中,讓你用以與野獸搏鬥,或用以逃跑。你的呼吸會變的短促,因為這樣才能取得更多的氧氣,有足量的氧,才有能量打鬥或逃跑。這時你血糖也會被高高升起,因為血糖=能量,有足夠的能量,你才能與野獸搏鬥或逃跑。
這些原本的設計,都是假設你在遇上野獸時,會出現極端的體能活動--打鬥和逃跑。但是,如果這時你沒有活動,那進入警戒的感官,就會帶給你麻或刺痛的感覺,或是溫度感覺的改變。
你短促的呼吸帶進了過度的氧氣,沒有活動就沒有足量的二氧化碳去平衡,氧氣中毒時你可能會顫抖、想嘔、出現癲癇 ,甚至昏倒。短促的呼吸也可能帶給你胸悶、氣喘不過來的感覺。
大量的壓力荷爾蒙泛濫於體內時,如果你沒有在活動,就可能帶給你「我一定會被猛獸吃掉」那種絕望的感受。
如果壓力荷爾蒙的量沒有那麼大,但卻也是過量的情況下,人就會容易焦慮。焦慮症,可以說是小型的恐慌症。
均衡飲食、確保血糖不震盪
血糖震盪時,當血糖重重地掉下來,就是由腎上腺生產壓力荷爾蒙把血糖抬起。因此想要不焦慮、不恐慌,平穩血糖是很重要的。要想了解如何吃血糖才不會震盪,請參見「「你吃的均衡嗎?」 – 餐後血糖震幅」。
恐慌症發作時,做這兩件事
恐慌症發作時可以往袋子裡呼吸,利用吸進自己吐出去的二氧化碳,用來平衡血氧。恐慌症發作時,還可以揮動拳頭、跑步,利用增加活動量導正血氧。
早睡
當我們撐著不睡時,就是腎上腺分泌壓力荷爾蒙,如此一來只會讓焦慮和恐慌更嚴重。
新鮮空氣處練習深呼吸/運動
壓力荷爾蒙掌生存,因此沒有任何生理化學作用能與它抗衡。但是,充足的換氣卻能夠調節壓力荷爾蒙的分泌。因此,到戶外有新鮮空氣的地方練習深呼吸,能大大地降低焦慮和恐慌發作頻率。運動時如果能隨深呼吸一起,也因此能夠調節壓力荷爾蒙的分泌。
處理發炎
由於腎上腺亦分泌消炎類的荷爾蒙,因此如果體內有長期慢性發炎,那腎上腺在疲倦時,不是亢進就是機能減退,在亢進時則可能壓力荷爾蒙分泌過量,形成焦慮和恐慌。請參見「長期慢性發炎」。
接納情緒
情緒和感覺由神經系統製造出來,是為了警告我們外在環境的危險。比如我們摸了火會燙,因為燙的感覺我們懂得收手。對火產生恐懼,有這個情緒,將來我們才會避免再摸火。所以,我們只有在接納情緒後,身體才會相信,你真的接收到了警訊,壓力荷爾蒙才不會無窮無盡地生產,它也才不會泛濫。
支援腎上腺保健品
壓力荷爾蒙是腎上腺分泌的,當它疲倦時,分泌量就會亂。使用天然支援腎上腺保健品,能夠協助調節壓力荷爾蒙分泌量。請參見「支援腎上腺的保健品如何使用?」。
支援排毒保健品
腎上腺生產的荷爾蒙裡,有些作用時間能長達60-120分鐘(一般荷爾蒙只有三到五分鐘)。由於壓力荷爾蒙是為了生存而設計,所以沒有別的荷爾蒙能夠與它抗衡,這時它迅速地離開身體,才不會出現泛濫的情況。所以,當你面對壓力、危險、緊張時,支援排毒管道就變得很重要。請參見「支援排毒的保健品如何使用?」。
1) Ma, X., Yue, Z. Q., Gong, Z. Q., Zhang, H., Duan, N. Y., Shi, Y. T., Wei, G. X., & Li, Y. F. (2017). The Effect of Diaphragmatic Breathing on Attention, Negative Affect and Stress in Healthy Adults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8, 874. https://doi.org/10.3389/fpsyg.2017.00874